可以發現中醫長於功能性的失調,西醫則在結構性的檢測有一席之地。
究竟西醫包含哪些侵入性儀器檢查、什麼時候又該轉介西醫處裡呢?
胃鏡
【建議檢查】
1. 上消化道出血症狀:黑便、Tarry Stool(瀝青便、持續出血)、吐血
2. 吞嚥困難:固體(狹窄)、液體(阻塞)、異物感(大多為GERD)
3. 肝硬化:食道靜脈瘤
4. 持續嘔吐:進食後嘔吐者懷疑腸道阻塞 (沒吃也吐偏嘔吐中樞的問題)
5. 長期慢性且週期性的上腹痛
6. 不明原因貧血
7. 體重大幅下降、胃口明顯變差
8. 年滿四十歲且有胃癌家族史
6. 不明原因貧血
7. 體重大幅下降、胃口明顯變差
8. 年滿四十歲且有胃癌家族史
【禁忌症】
1. 意識混亂,無法合作的患者
2. 食道狹窄胃鏡無法放入者
3. 近期發作的心肌梗塞或嚴重心律不整或腦中風等病人
4. 吞食硫酸或鹽酸等腐蝕性藥劑者
5. 消化道穿孔患者
2. 食道狹窄胃鏡無法放入者
3. 近期發作的心肌梗塞或嚴重心律不整或腦中風等病人
4. 吞食硫酸或鹽酸等腐蝕性藥劑者
5. 消化道穿孔患者
【事前準備】
1. 胃鏡檢查須至少空腹8小時。
2. 檢查前會請患者:(1)喝消泡劑 (2)施打抑制腸蠕動藥物 (3)喉嚨噴局部麻藥
3. 也可以選擇自費使用麻醉無痛胃鏡。
【檢查後注意事項】
1. 檢查約一小時後先喝少量開水,確定沒有嗆到或其他不適才可以進食。
2. 若有做切片檢查者應兩小時後再進食。
3. 做完胃鏡後有些人則會有短暫的喉嚨痛、異物感,通常1至2天就可恢復。
【Note】
1. 在國外胃鏡檢查要排很久且費用高,大多服用PPI無效才考慮排胃鏡。但台灣醫療方便,健保制度為必須先做胃鏡、確認適應症後,才給付PPI。
2. 細徑胃鏡雖然比較不痛,但儀器設計限制上使得視野較不清晰,因此僅有消化道狹窄患者會使用,不列為常規檢查。
3. 補充資料參考:台中醫院-胃鏡檢查
2. 若有做切片檢查者應兩小時後再進食。
3. 做完胃鏡後有些人則會有短暫的喉嚨痛、異物感,通常1至2天就可恢復。
【Note】
1. 在國外胃鏡檢查要排很久且費用高,大多服用PPI無效才考慮排胃鏡。但台灣醫療方便,健保制度為必須先做胃鏡、確認適應症後,才給付PPI。
2. 細徑胃鏡雖然比較不痛,但儀器設計限制上使得視野較不清晰,因此僅有消化道狹窄患者會使用,不列為常規檢查。
3. 補充資料參考:台中醫院-胃鏡檢查
大腸鏡
【建議檢查】
1. 消化道出血,例如:糞便潛血反應、黑便、血便
2. 排便習慣改變、體重減輕,例如:持續性腹瀉(2個月以上)
3. 不明原因缺鐵性貧血
4. 不明原因下腹痛
5. 50歲以上,或有大腸癌家族史的40歲以上民眾應定期篩檢
【禁忌症】
2. 排便習慣改變、體重減輕,例如:持續性腹瀉(2個月以上)
3. 不明原因缺鐵性貧血
4. 不明原因下腹痛
5. 50歲以上,或有大腸癌家族史的40歲以上民眾應定期篩檢
![]() |
大腸鏡篩檢建議對象(資料來源) |
![]() |
成人健康檢查(資料來源) |
1. 近期發生過心肌梗塞、肺栓塞、腦血管梗塞、嚴重不穩定性心血管疾病
2. 急性腹部發炎併腹膜炎、猛爆性大腸炎、急性大腸憩室炎、大腸穿孔、毒性巨腸症等
3. 意識混亂,無法合作的患者
【事前準備】
1. 檢查前二~三日請進食低渣飲食。
2. 檢查前一日只能吃流質飲食,並服用醫師指定輕瀉藥物。
3. 檢查當日若未解便完全,再行清潔灌腸。
4. 如果要進行切除術,術前七天到術後三天不可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例如:Aspirin),術前七天到術後三天不可服用抗凝血劑。
1. 檢查前二~三日請進食低渣飲食。
2. 檢查前一日只能吃流質飲食,並服用醫師指定輕瀉藥物。
3. 檢查當日若未解便完全,再行清潔灌腸。
4. 如果要進行切除術,術前七天到術後三天不可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例如:Aspirin),術前七天到術後三天不可服用抗凝血劑。
【檢查後注意事項】
1. 病人坐起時,必須詢問是否有頭暈情形,給予協助下床並予觀察。
2. 建議多走路散步、幫助腹部排空氣體後即可減緩不適。
3. 術後半個小時若無腹部不適,即可開始正常進食。
4. 如做息肉切除者應注意後續排便情形,一星期內避免腹部用力的動作、避免吃易引起腹瀉的藥物與食物﹝如生食海鮮等﹞。
5. 若嚴重腹痛、大量血便、腹部硬脹、呼吸急促、皮下氣腫等,應馬上至急診室就醫。
【Note】
1. 操作時先進到小腸/迴盲瓣,再於退出過程中仔細檢查,退出時間至少大於六分鐘。
2. 切息肉的風險:出血機率約千分之六,腸子破掉的機率約千分之三。
3. 息肉切除方式分為Hot snare和Cold snare,一般而言大於1公分者要使用Hot snare及時止血。但要注意:若腸內殘餘糞便多不能用Hot snare,以免腸內甲烷引發爆炸。切除時將目標物置於視野6點鐘方向為最佳操作位置。
4. 切除息肉後是否要夾上Hemoclip止血,目前研究顯示對於避免腸道出血沒有顯著的差異,視臨床醫師操作時的判斷為主,沒有絕對好壞。當腸黏膜增生完成後,Hemoclip會自然脫落排出。
5. 考量到相對風險、事前準備麻煩度、檢查過程舒適度以及操作難易度,一般而言有消化道出血的症狀,通常會先安排做胃鏡,需要進一步檢查才安排大腸鏡。
6. 年輕人要小心UBD、ICD等發炎性腸疾,也有可能安排做乙狀結腸鏡。
7. 根據醫師經驗,年輕女性或核心肌群較弱的患者做大腸鏡的不適感較高。
8. 腸憩室大多不予處理,建議患者要避免便祕,以免髒東西積聚發炎。
9. 右側大腸出血大多會先出現貧血症狀。
10. 補充資料參考:亞東醫院-大腸鏡注意事項
1. 病人坐起時,必須詢問是否有頭暈情形,給予協助下床並予觀察。
2. 建議多走路散步、幫助腹部排空氣體後即可減緩不適。
3. 術後半個小時若無腹部不適,即可開始正常進食。
4. 如做息肉切除者應注意後續排便情形,一星期內避免腹部用力的動作、避免吃易引起腹瀉的藥物與食物﹝如生食海鮮等﹞。
5. 若嚴重腹痛、大量血便、腹部硬脹、呼吸急促、皮下氣腫等,應馬上至急診室就醫。
【Note】
1. 操作時先進到小腸/迴盲瓣,再於退出過程中仔細檢查,退出時間至少大於六分鐘。
2. 切息肉的風險:出血機率約千分之六,腸子破掉的機率約千分之三。
3. 息肉切除方式分為Hot snare和Cold snare,一般而言大於1公分者要使用Hot snare及時止血。但要注意:若腸內殘餘糞便多不能用Hot snare,以免腸內甲烷引發爆炸。切除時將目標物置於視野6點鐘方向為最佳操作位置。
4. 切除息肉後是否要夾上Hemoclip止血,目前研究顯示對於避免腸道出血沒有顯著的差異,視臨床醫師操作時的判斷為主,沒有絕對好壞。當腸黏膜增生完成後,Hemoclip會自然脫落排出。
5. 考量到相對風險、事前準備麻煩度、檢查過程舒適度以及操作難易度,一般而言有消化道出血的症狀,通常會先安排做胃鏡,需要進一步檢查才安排大腸鏡。
6. 年輕人要小心UBD、ICD等發炎性腸疾,也有可能安排做乙狀結腸鏡。
7. 根據醫師經驗,年輕女性或核心肌群較弱的患者做大腸鏡的不適感較高。
8. 腸憩室大多不予處理,建議患者要避免便祕,以免髒東西積聚發炎。
9. 右側大腸出血大多會先出現貧血症狀。
10. 補充資料參考:亞東醫院-大腸鏡注意事項
小腸鏡
【建議檢查】
1. 隱晦性胃腸出血:經胃鏡及大腸鏡檢查後,仍找不到出血點者
2. 診斷並治療狹窄性病灶,例如:克隆氏症引起的腸道狹窄
3. 診斷並治療腫瘤樣病灶
4. 小腸異物的取出:例如取出卡在腸道內的膠囊內視鏡。
5. 診斷難以解釋的腹痛或腹瀉
6. 困難的大腸鏡或逆行性膽胰管鏡檢查
【Note】
1. 小腸鏡的操作難度及風險又更高,目前健保也沒有給付,除非經過胃鏡、大腸鏡找不到病灶,且相關症狀沒有明顯改善時,才會考慮進行小腸鏡的檢查。
2. 小腸彎曲且褶皺較多,可以透過小腸鏡前端氣囊的幫助,協助推進檢查。
3. 最常見需要做小腸鏡的原因為消化道出血。
4. 相關禁忌症、術前準備、術後注意事項參見:高雄長庚醫院-小腸鏡檢查、長庚醫院-小腸鏡簡介
PEG 經皮內視鏡胃造口術
【建議對象】
1. 需要長期放鼻胃管者
2. 鼻胃管難放又有相關併發症者(例如:譫妄、吞嚥困難者)
【分析】
1. 優點:經皮內視鏡的胃造口術不需要麻醉,對年長者而言風險較低。使用的灌食管管徑大、方便餵食不易阻塞,且半年更換一次即可,居家照護容易。患者同時可以保持原有面貌,不必臉上帶著管子活動。相較之下,鼻胃管每個月都需要更換、狹窄易阻塞、更換過程煎熬、容易胃酸逆流等因素,若需要長期餵食者建議使用PEG。
2. 風險:大致上是相當安全的,但仍有少數嚴重併發症。輕微併發症約15-30%,大多可以即時處理而解決(包含胃酸滲漏、輕微胃造口出血、表淺潰瘍等),嚴重併發症約3%(例如腹膜炎、腸穿孔),死亡率約0.3%。
【Note】
1. 東方人較容易有「身體要完整」的想法,不喜歡在身體上開洞。然而評估整體的生活狀況,比起鼻胃管的煎熬,PEG是值得考慮的一種餵食方式。
2. 除了NG和PEG,另一個選擇為feeding-jejunostomy,但需要透過外科處裡。
3. 若PEG調出,開口約在24小時內會癒合,因此建議盡快就醫放回。
4. 術前準備、術後注意事項、餵食教學參見:亞東醫院-PEG照護事項
ERCP 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造影術
【建議檢查/治療】
阻塞性黃疸,包含其常見症狀:Tea color urine茶色尿、Clay color stool黏土色糞便、Pruritus搔癢、腹痛等。此種治療方式在Xray導引下,可以將膽管內的碎石取出、解決膽道阻塞的問題。
阻塞性黃疸,包含其常見症狀:Tea color urine茶色尿、Clay color stool黏土色糞便、Pruritus搔癢、腹痛等。此種治療方式在Xray導引下,可以將膽管內的碎石取出、解決膽道阻塞的問題。
【相關併發症】
常見的併發症包含:對藥物或顯影劑之不良反應、出血、膽管炎、胰臟炎、穿孔、吸入性肺炎及心肺系統併發症等等,其中又以胰臟炎最為常見且難以處理。除了透過熟練的操作手法、儀器的精進以外,在術前還有一些方式可以避免,例如:Rectal NSAID的使用可以預防ERCP引起的術後胰臟炎。
【Note】
1. 此項檢查具有侵入性,執行前務必和醫師討論並了解其風險。
2. ERCP引起的胰臟炎約在術後4-5小時開始大痛,若有類似症狀要盡快回急診就醫。
3. 若由電腦斷層影像判讀膽管結石時,必須要看打顯影劑前的影像有無亮點。若患者年紀大同時合併有上腹悶,也要考慮是否為心臟引起的不適。
4. 檢查流程、術前準備、術後注意事項參見:奇美醫院-ERCP衛教影片、亞東醫院-ERCP照護事項
1. 此項檢查具有侵入性,執行前務必和醫師討論並了解其風險。
2. ERCP引起的胰臟炎約在術後4-5小時開始大痛,若有類似症狀要盡快回急診就醫。
3. 若由電腦斷層影像判讀膽管結石時,必須要看打顯影劑前的影像有無亮點。若患者年紀大同時合併有上腹悶,也要考慮是否為心臟引起的不適。
4. 檢查流程、術前準備、術後注意事項參見:奇美醫院-ERCP衛教影片、亞東醫院-ERCP照護事項
EUS 內視鏡超音波
【建議檢查】
1. 懷疑黏膜下腫瘤subepithelial tumor
2. 膽、胰道、胰臟等難由其他檢查方式看清楚之位置
【Note】
1. 內視鏡超音波的檢查過程像做胃鏡和大腸鏡,相關禁忌症、注意事項均同。
2. 透過內視鏡超音波,可以克服一般超音波檢查無法看清胰臟的問題,相較於CT和MRI,針對局部較小的病灶也能掌握得更加明確。
3. 相關禁忌症、術前準備、術後注意事項參見:彰化基督教醫院-EUS、高雄長庚醫院-EUS
1. 內視鏡超音波的檢查過程像做胃鏡和大腸鏡,相關禁忌症、注意事項均同。
2. 透過內視鏡超音波,可以克服一般超音波檢查無法看清胰臟的問題,相較於CT和MRI,針對局部較小的病灶也能掌握得更加明確。
3. 相關禁忌症、術前準備、術後注意事項參見:彰化基督教醫院-EUS、高雄長庚醫院-EUS
--------------------------------
腸胃科見習回顧
學習課題│黃疸、腹瀉、消化道出血、腹痛、膽道疾病、吞嚥異常、肝癌
檢查治療│胃鏡、大腸鏡、ERCP、超音波檢查、PEG
重點衛教│飲食照護衛教
技能解鎖│腸胃科重點PE、流感快篩、內視鏡操作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