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水腫的形成】
若要了解淋巴水腫,首先必須了解人體的循環運作。全身上下分布的血管系統並不是完全密閉的,在構成血管的內皮細胞之間有微小的縫隙,平時會滲出一些物質到組織細胞之間。這些滲出的組織液,在正常人體中靠著淋巴系統回收到大血管中,如此循環不息的穩定人體的運作。也就是說,在一般人的體內滲出量和回收量是一個穩定的系統。
因此,當體內滲出量大於淋巴系統可回收的量,就會造成局部組織液累積、進一步發展成水腫。
【水腫的型態與病因】
常見的水腫症狀可以粗略區分為:
單側水腫:淋巴水腫、局部血管栓塞、體質性水腫
雙側水腫:心臟及肝衰竭、腎功能問題、藥物使用、營養不良
請注意,以上僅代表常見典型症狀,精確病因請請教專業醫師判斷。
【癌後淋巴水腫】
癌後淋巴水腫的引發可以視為手術後遺症的一部分。為了避免癌細胞擴散,手術同時可能會切除局部相關的淋巴結,造成局部淋巴循環功能下降,因此乳癌患者術後常見上肢水腫,骨盆腔相關癌症者術後常見下肢水腫。傳統手術大多為全數切除,現今醫學進步,視情況可能部分保留,相對出現淋巴水腫的機會較低。
癌後淋巴水腫的發生時間不一定,並非每個人都會發生。臨床上不少術後五六年的患者,因為近期作息改變、身體狀況不好等刺激才引發;也有術後不久就產生症狀的患者。如果有懷疑的症狀,建議盡早就醫詢問。
若要了解淋巴水腫,首先必須了解人體的循環運作。全身上下分布的血管系統並不是完全密閉的,在構成血管的內皮細胞之間有微小的縫隙,平時會滲出一些物質到組織細胞之間。這些滲出的組織液,在正常人體中靠著淋巴系統回收到大血管中,如此循環不息的穩定人體的運作。也就是說,在一般人的體內滲出量和回收量是一個穩定的系統。
因此,當體內滲出量大於淋巴系統可回收的量,就會造成局部組織液累積、進一步發展成水腫。
【水腫的型態與病因】
常見的水腫症狀可以粗略區分為:
單側水腫:淋巴水腫、局部血管栓塞、體質性水腫
雙側水腫:心臟及肝衰竭、腎功能問題、藥物使用、營養不良
請注意,以上僅代表常見典型症狀,精確病因請請教專業醫師判斷。
【癌後淋巴水腫】
癌後淋巴水腫的引發可以視為手術後遺症的一部分。為了避免癌細胞擴散,手術同時可能會切除局部相關的淋巴結,造成局部淋巴循環功能下降,因此乳癌患者術後常見上肢水腫,骨盆腔相關癌症者術後常見下肢水腫。傳統手術大多為全數切除,現今醫學進步,視情況可能部分保留,相對出現淋巴水腫的機會較低。
癌後淋巴水腫的發生時間不一定,並非每個人都會發生。臨床上不少術後五六年的患者,因為近期作息改變、身體狀況不好等刺激才引發;也有術後不久就產生症狀的患者。如果有懷疑的症狀,建議盡早就醫詢問。
癌後淋巴水腫的自我測量
【上肢簡易測量】以手肘彎曲處做基準,往上臂和下臂各5公分處,測量此兩處的手圍。
【下肢簡易測量】以膝蓋做基準點,往大腿方向上10公分處,測量此處腿圍。
【判讀結果】若兩側相差較大時,可能會列入單側水腫的觀察對象。以上肢為例,若相差2公分以上則為明顯水腫。考量慣用手通常較非慣用手健壯,因此當非慣用手較慣用手多1公分時,也應該列為重點觀察目標。此簡易測量可以追蹤水腫程度變化。
![]() |
上肢簡易測量示意圖 |
![]() |
下肢簡易測量示意圖 |
會痊癒嗎?會不會復發?癌後淋巴水腫的預後
滲出液中含有蛋白質,如果滲出越久會越難被身體回收,水腫也越難消除。因此在水腫發生時即刻處理,會有較好的預後。同時也要注意,水腫沒有一定的發生時間,但身體狀況差時較容易刺激引發。癌後淋巴水腫需要長期的監測、隨時注意身體的變化。
搭配醫師指示的藥物、復健、良好的生活狀況,不僅可以改善淋巴水腫的程度,甚至可以恢復到完全消除。這是一種可以被控制、改善的症狀,醫師鼓勵保持樂觀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輕鬆三步驟,在家也能做復健!
【按摩功效】
平時在家只要簡單按摩,即可透過刺激表面淋巴管、增加組織液回收量,進一步改善水腫!醫師建議每次約10分鐘,一天做2~3次以上。請注意,不是只做這個按摩就能消水腫喔!穩定的配合藥物及復健,才能全面對抗疾病!
【上肢按摩三步驟】
- 按摩腋下:組織液較黏稠,先從近端排除、後續按摩遠端才能往回流。用虎口局部按摩腋下後,往下畫圓按摩至腹部,再畫圓按摩至對側。
- 從稍遠處往回按摩:用虎口及手掌輔助,從手肘處往回按摩至腋下。切勿變成手指按捏,力道會太大且不連續。
- 最後由末端往回按:簡單三步驟,Done!
- 力道控制在「比撫摸再用力一點點」即可,太用力會壓扁淋巴管,效果差。
![]() |
上肢按摩三步驟 |
【其他注意事項】
切除淋巴結後局部的免疫力下降,此時若有小傷口、甚至蚊蟲叮咬都有可能形成蜂窩性組織炎!因此在患側的照護上要特別小心,盡量避免受傷、出現傷口務必妥善消毒。
除了按摩之外,對於患側也要避免增加滲出液的動作,例如甩手操、受傷。秉持著「要運動、不勞動」的原則,有助於癌後淋巴水腫的排除。針對下肢水腫,可以視情況需求配戴彈性襪,盡量控制減少滲出液的增加。
---------------------------
復健科見習回顧
學習課題│癌後復建、小兒復健、心肺復健、神經損傷性復健
檢查治療│肌電圖、心肺測試、超音波與注射、常見復健儀器
重點衛教│如何改善淋巴水腫、食品衛教
技能解鎖│病房照護、中醫會診與針灸處置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